北京大兴机场运行,浦东S1卫星厅启用以及地服业务的持续发展,对东方航空地面服务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提出新的要求。东航急需加速管理干部储备,建设有活力的储备人才队伍建设机制。
自2017年以来,合思管理携手与东航地服部共同努力建设地服管培生人才储备计划,为地服部培养优秀的基层管理者。目前,地服管培计划迄今已至第三期,累计输出近乎40名优秀高潜人才。
东航地服管培生计划得到了东航高管的高度支持。从计划实施的经费、优质师资的甄选、干部的人才资源意识、管理导师的积极性调动、高潜人才的任用等各各方面,地服高层不遗余力发挥了极大作用,给与了有力支撑。
地服管培生计划以精准甄选为载体,以实践培养为基础原则,通过2年左右高强度、高挑战、高拉伸性的锻炼,加速人才发展。
在高潜人才计划实施前,人力主管部门会对楼内外岗位序列人才需求进行测算和评估,拟定入选人才数量需求。在甄选环节,合思管理针对地服部情况,建立了初选、复选、精选的三级筛选机制,通过自荐、部门推荐、专业测评等多手段结合,对候选人的资质、学历、绩效、发展潜力、经历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。
在专业测评环节,合思管理采用国内领先的测评工具,保证了入选人才的发展潜力。管培生每期学员控制在15人左右。严格的数量和质量把控,有助于后续培养更加有针对性、优质化、个性化。
导师计划是地服管培计划得失成功的关键要素。在整个导师队伍的甄选、匹配、培育、激励及曝光方面,地服部采取了一揽子的计划。在培养环节,合思管理与地服部一起,通过绩效考察、专业测评等为每位管培学员配备一名能力突出、绩效领先以及善于带教的导师。例如导师甄选中,除能力和业绩外,导师是否“利他”、“正气”也是评估衡量因素;与管培生同步,导师需参加半年度或年度曝光评价,汇报个人辅导成效;凡担当导师则有相应绩效奖励。
导师匹配好之后,合思管理将与管培生导师、管培生、人力部门、培训部门共同围绕管培生测评结果、待发展目标进行充分讨论,建立高度匹配、个性、有效的个人发展计划(IDP)。IDP是管培生培训、轮岗、项目、反馈等各培养子计划的载体。
轮岗计划制定时,合思管理的顾问会严格依据发展目标及其发展优先级,控制轮岗单位个数,并确保管培生在某一业务领域的深度经历。每一段轮岗经历中锻炼的发展目标不超过3个,并将发展目标反复与管培生、导师沟通,确认培养目标一致。轮岗计划一旦制定,如无特别情况,将不能更改。
管培生培训计划基于个人高效、专业管理以及领导力转型三个主题,重点关注管理硬技能培养与实战。管理硬技能课程天数占比达到70%以上,并与训后作业、项目实践打通。例如学员完成《问题分析与解决》培训后,需完成某一业务问题解决方案制定,并推动一个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实施。
培养期内,管培生需完成至少1个项目。与其他项目形式不同,合思管理将设定规则,严格控制管培生项目的选择方式,例如管培生的项目选择中必须根据管培生发展目标、业务实际需要、项目挑战性最终确定。严格避免管培生为评估结果只选择个人擅长领域话题,也避免因项目选题本身关注度高而管培生实际贡献度低的“沾光”的现象。
整个培养周期内,合思管理将对管培生建立全方位的曝光评价机制。评价不是目的,而是为了改进。评价反馈形式包括测评辅导、导师反馈、阶段性曝光、项目考评等。每次考核后都有反馈,既肯定进步,更重申发展目标和差距。通过持续地沟通发展目标、目前的差距,确保导师和管培生聚焦发展目标,培养集中用力。
在培养到期后,合思管理严格依据人才标准进行全面评价,侧重评估管培生的发展速度和准备度,严格避免因汇报技巧、以及个人已有优势影响评估结果。结合个人优势、发展风险、发展倾向性,提出人才使用及管理建议。
通过近三年的实施,东方航空地服管培生计划真正打通了选拔、培训、导师、轮岗、项目以及反馈各个环节,实现了环环相扣、高度一致、相互配合的培养目标。目前,地服管培计划前两期优秀结业学员中已有70%的人员提拔到目标岗位,90%的人员岗位得到晋升,10%的人员淘汰,实现了选拔、培养、评价、淘汰、任用的闭环管理。未来地服管培计划将在保留一线优秀人才、激发管理队伍活力,培养青年管理干部方面发挥更大价值。